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bet36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山海协作 闽宁情深 > 正文

福建宁夏两地文艺界热议电视剧《山海情》:一部现实主义精品励志剧

2021-01-19 11:00:14?作者:?来源:新福建  责任编辑:柳绿   我来说两句

点燃青春,飞扬梦想,《山海情》照亮青年人奋斗方向

该剧以闽宁镇发展历程为原型,讲述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移民在国家政策号召中,在福建对口帮扶下,不断克服困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这是党扶贫事业中的沧海一粟,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扶贫一粟”汇聚成了浩浩荡荡的辽阔稻田。不过,如果不是通过电视剧《山海情》的播出,全国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又有几人会了解这段艰难的历史?《山海情》通过电视剧的手法,用演员的精彩演绎、一波三折的剧情走向、直观震撼的画面,将观众带入扶贫事业一隅,通过视听形式一起见证了闽宁镇艰难的奋斗历程,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豹,对党中央长达30余年的扶贫事业有了更为强烈的感受,对“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党的事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不少青年观众在剧中看到西海固贫困地区老百姓的艰难日子时都很震惊,又因演员精彩的表演而感同身受,也就理解了政府实施“吊庄移民”政策,动员村民从山里头搬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发展生产,再建新家园的意义。当村民从宁夏贫瘠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玉泉营地区途中遭遇沙尘暴时,许多年轻观众发弹幕表示自己揪心落泪,从而体会到国家在西北地区植树造林“治沙”的良苦用心,理解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党和国家永远的心愿。剧中,黄轩饰演的年轻村干部马得福动员村民移民,操心着移民区老百姓通电、灌溉用水等桩桩件件生活困难,对移民前景充满不自信,在国家大动作出台新的扶贫政策,敲定福建对宁夏进行对口帮扶等措施后,他终于坚定了未来的方向;郭京飞饰演的陈金山、黄觉饰演的凌一农等一批优秀的福建干部、技术人员背井离乡,远赴宁夏,为闽宁镇洒下奋斗的汗水……这些鲜活的党员形象,让观众对和平年代的共产党员有了更为具象的认识,他们为人民服务,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为青年人树立了榜样,不少大学生观众表示看了该剧,产生了入党的想法,想要将自己的热血青春奉献给党和人民。

立足现实,精打细磨,《山海情》为未来电视剧创作提供成功范本

bet36体育投注: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山海情》的创作真正领会并贯彻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选材上,从“扶贫”这项伟大事业中择取创作素材,让观众,尤其是生在幸福年代的青少年观众了解了祖辈艰难的过去,从而对党带领人民群众通过努力奋斗创造出的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倍感珍惜。有年轻观众指出,刚看到《山海情》这个剧名时是抗拒的,但是点进去看了一会儿后,发现“真香”;还有年轻观众表示很久没有遇到这样舍不得快进一分一秒的电视剧了,连加快倍速播放也舍不得开启,他们用最真诚的观剧态度来回馈这部精品之作,并不吝褒奖,这些都充分证明年轻观众是“识货”的,只要你抛出的是“好货”,他们就能慧眼识珠。

《山海情》打破了年轻观众不待见乡土题材、现实题材作品的僵局,向其他电视剧创作团队做了很好的示范,只要态度足够虔诚,抱着做精品的初衷,从剧本到拍摄,脚踏实地,精打细磨,一定能得到回报。该剧拍摄之初,整个剧组就扎根宁夏,演员们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沉浸式体验当地生活,为了展现自然环境恶劣的西北大地,拍摄时连一棵让演职人员可以纳凉的树都没有。主创团队对精品剧的打磨,就连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比如语言。当年,福建人支援宁夏时听不懂当地话,当地人也听不懂福建话,所以,主创在筹备时充分考虑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音”的语言特点,最终参考了宁夏和西安等各地方言,组合形成了剧中的泛西北话,福建方言采用的是福建普通话。东南卫视和宁夏卫视播出的是演员原生版,观众听到演员都说着一口流利的西北话,觉得又新奇又亲切,而郭京飞的“福建普通话”更让该剧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让观众在观看这种现实题材电视剧时,少了沉重感,多了接地气的欢乐感觉。

珠玉在前,相信未来影视行业一定能够呈现出更多看齐《山海情》、超越《山海情》的精品力作,让广大青年人能从优秀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中汲取强而有力的力量,从而指引他们向充满奋斗精神的未来人生方向前进。证明历史的故事。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bet36体育投注: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