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bet36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2017福建中招服务手册 > 减压秘籍 > 正文

迎中考,你焦虑了吗? 专家、教师支招应对方

2017-06-13 15:44:49??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继月初的体育中考结束后,文化课的中考便“毫无遮拦”地全面逼近,处于紧张备考阶段的学生们,难免出现各种焦虑情绪如失眠、心慌、易怒、吃不下饭等,甚至萌生弃考念头。对此,专家和一线老师指出,家长应正视孩子的心理压力,了解原因,各个击破,在未来的备考期间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现象

案例一:

体育中考结束后优等生心态难调整

小莹今年读初三,成绩一向优秀。她天性喜静,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要说她最薄弱的科目,恐怕就属体育了。此前,为了应付体育中考,她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在被忽略已久的各项体育练习,突如其来的高强度锻炼身体一时之间无法适应,加上文化课的大小测验接踵而至,小莹不免应付不来,成绩自然有所下降。为此,小莹每天就似一个上紧的发条,焦虑的情绪也蔓延开来。体育中考结束后,当所有的学生都将注意力重新放在文化课上时,被体育中考打乱复习计划导致成绩退步的小莹却越发显得焦虑。担心自己无法调整到原先的状态,担心每次测验的成绩依然没有提升,考试时,明明会做的题总是担心做错得不了高分,而遇到真正的难题却乱了阵脚。从前作为尖子生的那股淡定与自信劲儿再也找不回来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学习上的患得患失。

案例二:

学生另类释压法 重拾幼时小游戏

某重点中学的初三级班主任张老师发现,班上的孩子们最近越来越“幼稚”了。

课间十分钟时,他们竟然玩起了小学生们的游戏,“角色扮演版”官兵捉贼、“拉衣角”等追逐打闹的小游戏让一群十四五岁的孩子在走廊上玩得不亦乐乎。

课室里,随便一张原稿纸加上两支笔,就是五子棋的“临时战场”,学生们在这方面创意可是层出不穷,那些连老师都叫不出名字的奇特纸上游戏轮番上阵,甚至连数手指都成了他们的必备“娱乐项目”。

每每此时,张老师总在怀疑自己眼前的这群学生并不是正在面临中考的学生们,而是小学还没毕业的孩子。

对策

了解原因,各个击破

日前,针对初三学生出现的种种焦虑现象,广雅实验学校初三级的一线老师们开展了课题研究——《对初三毕业学生心理压力的形成原因和舒缓策略的研究》。负责该调查的张靖盈老师指出,学生心理压力的形成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学业压力、家长期望和学生的行为习惯。

对此,广雅实验学校初三级老师欧阳智芳提出以下对策以供学生和老师参考:

1.学会“察言观色”,尊重学生的释压方式

对于学生们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以及较为“另类”或“幼稚”的小游戏予以尊重与接受,必要时还可融入其中以示配合。因为这只是学生们想方设法缓解学习压力,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而已。在学校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角色,他们需要学会“察言观色”,关注班上的学生们,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体不适,并用轻松的聊天方式了解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2.足够的放松空间,不随意占据体育课时间

体育中考以后,体育锻炼不再是带着目的进行,同学们们会关心这一周里仅有的两节体育课是否可以保住,会不会被其他课或是测验所占据,如果不能上,他们便会很失望。放学后去操场上跑几圈,踢踢足球,打打篮球等各种体育运动都是一种释压方式。

3.适时开展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加强心理辅导

适时聘请心理导师来校开展心理讲座,老师们也可通过开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激励和引导。

专家建议

明理 沟通 忌刻意

慧苑心理咨询师张功和老师建议,当孩子出现焦虑情绪时,家长应该先问问自己,此时的心情是否与孩子一样。对于即将到来的中考,家长又是如何看待的。因为孩子本身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也许他本身并不焦虑,却因为身边的环境所迫,而变得焦虑。如何与孩子沟通,适当缓解压力,便成了家长们必做的功课。

让孩子明确读书意义

家长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避免总在孩子面前强调中考的重要性。人生是马拉松,中考只是其中一个转折点。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应付升学考试,而是为了满足人类本身的好奇心,开拓我们的视野、实现自我发展。家长以一种聊天的形式让孩子知道,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才能使孩子不易受外界影响,提高学习效率。

开放性提问 有效沟通

一些家长习惯性以“别紧张、不要怕”这样的话来安慰孩子,有时却会带来相反的效果,让孩子觉得你很在意这次考试,从而变得更加紧张焦虑。此时,以商量的口吻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则有利于沟通,如“你是怎么看待这次中考的”,“你需要我们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等,尽量从实际出发,满足孩子们的合理要求。

考前切忌刻意放松

有些家长会在周末时带孩子外出锻炼放松,这对平时并无此习惯的孩子来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人的放松主要集中在他的想法上,而不完全表现在行为上,如果换了一种环境他的想法还停留在原地,那他就放松不下来,刻意地放松反而会打破孩子原有的平衡,适得其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bet36体育投注: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