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东南锐评 > 正文

在农耕文明中汲取 乡村振兴的力量

2020-09-23 08:26:38?作者:戎章榕?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在农耕文明中汲取 乡村振兴的力量 - 福建日报数字报_bet36体育投注_bet36体育备用网址-【手机版*在线】 

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福建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邮览中国:农耕文明与乡村振兴》一书,由bet36体育备用网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回望和记录我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更是借助邮票这一“国家名片”留存记忆、传播文明。

“农,天下之大业也。”我国是农业大国,孕育了厚重灿烂的农耕文明。提及农耕文明,我们首先浮现在眼前的是由田、牛、犁、人构成的画面,也是农耕文明时期最常见的生动场面,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动人情境。在这种情形下,祖先们在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农时节气、风物特产、水利灌溉、乡村聚落、民俗信仰、乡音乡愁等方面内容的农耕文明,该书的出版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农耕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要贡献。历史上的中国在精耕细作的前提下,土地的产出率远高于域外。因此,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又不能故步自封,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农业支撑不起现代化国家的未来,需要在传承中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如今,回望农耕文明,不是回到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传统的农耕文明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我们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供给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

农耕文明还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源头。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追求。小乡村,大文化。“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对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与创新,需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其时代内涵,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是“庆丰收、迎小康”,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将同步跨入小康社会,这是堪称人类减贫史上的一大奇迹!

时序越千年。在国家层面为农民专门设立的节日,不只是一种仪式感,给予广大农民以尊重,而且有着丰厚的历史根基、民意基础和文化底蕴。对于今天而言,丰收的含义也不仅仅单指物产丰硕,而是要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有长足的发展。《邮览中国:农耕文明与乡村振兴》出版,只是为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增添了一个亮点,是对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作一次深情的回望,也是对新时代乡村振兴作一次凝心聚力的展望。 (福建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