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bet36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大学争名潮折射“怕吃亏”心态

2015-07-14 10:33:47?朱四倍?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继四川大学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之后,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围绕“南大”简称的争议再次进入舆论视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政府主导、高校参与的名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实为“调整、合并”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不少高校纷纷把建校历史提前,尽管舆论和校友不满之声不断,但怎能抵挡住名利的诱惑?

其一,无论是学校名称争议还是简称争论,都是高校合并、更名浪潮弊病的一次爆发罢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有更多高校或主动或被动成为争议的“主角”。如果不是多年前,通过强制手段合并院校、放任院校改名,怎会出现如今割断大学发展历史,遮蔽大学发展精神的“争名”怪象?

其二,有些高校本身并不愿意改名、合并,只是迫于强制或被动的局势,不得不加入到更名、合并的跟风潮中。就笔者了解,某省试图通过打包形式对省内高校进行集体更名,出现了不少“双胞胎”之类的怪异名称,有些建校历史长的大学,迫于无奈进行跟风,因为如果不跟风改名,很可能就有专升本的兄弟院校把“高大上”的名字拿去,这不仅不利于学校发展,甚至可能给校友和社会造成不作为的印象。

其三,说白了,对名称的争夺实质就是对想象中的“声望”争夺,伴随其中的则是若隐若现的“怕吃亏”心态。不少更名、合并院校抛弃原来的教学特色,转而追求“科技、理工、工商”之类名称就是明证。不更名就吃亏,不用好名字也吃亏;不合并就无法提高学校排名,就无法获得更多的行政和资源支持。

高校更名、合并产生的名称争议,损伤了自身的大学精神和文化承载,更对社会考生造成了种种误导。一流高校不是合并就能建成的,不是有个好听的名字就能自动得到社会、公众和同行的认同。有关报道显示,最近6年来,中国有近500所大学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而当各高校章程制定完毕后,对名字和简称的争议恐怕只能越来越多。由是,笔者以为,厘清大学争名潮中的“怕吃亏”心态,消除大学偏好虚名不重教育规律的偏颇和防止行政权力裹胁大学发展一样重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bet36体育投注: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