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bet36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励志故事不褪色,需要现实支撑

2015-06-25 08:10:32?高路?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高考结束,各种励志故事频现报端。本报的报道连续两次关注了宁波的一位盲人考生郑荣权的赶考之路,昨天传出喜讯,他考出了570分的好成绩,其中数学得了146分,接近满分。与郑荣权一样,四川攀枝花一位无臂考生,交出了603分的答卷;吉林长春一位脑瘫考生,取得了598的高分。

这些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主人公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这里面的辛酸并不难想象。一位盲人考生,在数学上能考出146的高分,几乎是个奇迹,正常人还能用眼睛直观感受数学世界,但他只能通过想象,在黑暗中摸索那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在想象中建立自己的空间感觉、逻辑联系,这种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也因为如此,这条新闻在网上得到大量转发,数万网友跟帖评论,类似“只要努力,就可以办到。看到这些案例,我们怎能不努力?”、“人有时候真的需要一种倔强,一种勇于挑战命运的勇气,它会让你不完美的人生变得比其他人更加精彩!”这样的网友评论比比皆是。郑荣权被视为一种锲而不舍精神的代表,获得了众人交口一致的称赞。

高考能为这些考生提供一个舞台,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而我们从这些考生上获得的精神财富远比为他们做的事要多得多。身残志坚,这是大时代里正能量的一部分,媒体的责任就是告诉大家,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应该赢得社会的掌声。

大家都在郑荣权们身上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愿意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他们。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这样的励志故事,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的。本报的报道见报以后,郑荣权的命运引发了大家的担忧,担心他能不能找到一所心仪的大学,担心我们的大学到底有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位盲人大学生。

高考是这些身有残疾的考生能自己把握的事,比常人多一点毅力,多一些拼搏的精神,他们的确可能在高考赛场上出类拔萃。但这些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可能性,随着他们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就会呈下降的趋势。一种悲观看法是他们梦想的褪色是迟早的事,不在大学校园里,也会在社会上。

中学里,大家都是一个地方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孩子们的单纯和爱心可以呵护他们成长,可是一旦进入大学校园,这样的便利还存在吗?的确有一些学校为残疾考生尽可能多地提供了便利,但是,就拿盲道、无障碍设施这样最基本的要求,多数大学都不能达标。

当然,通过一些特殊的措施,这些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大学虽然比中学要大得多,生活也要丰富得多,但毕竟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在大家的帮助下,残疾考生是能顺利读完大学的。除了一些特殊大学特殊专业,理论上所有的大学都应该做到为郑荣权们顺利就读创造条件,而不能以各种借口推托。可是,毕业了以后怎么办?他们能如愿找到好工作吗?他们还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他们在学校里一样多的呵护?还是退回到考不考、上不上大学都一个样的原点上去?

这一条遍布荆棘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数,而高考仅仅是开始,这不是光靠努力光靠毅力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无需对他们的坚强过分担忧,但社会是否做好了接纳的准备,不少人心中都打着问号。

他们越优秀,对社会接纳能力的要求越高,他们面临的压力就越大。以前他们默默无闻之时,我们还能安慰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也不错。现在他们在考场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我们还能以那种能谋个生就可以了的标准宽慰他们吗?我们还能对一个考出570分的盲人考生说,做一个按摩师也不错之类的话吗?职业无贵贱,但他们有更多的梦想,社会也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宽广的舞台。

郑荣权们其实也是衡量我们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杆标尺。残疾人的能力远比想象中的大,只是我们愿不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愿不愿意抛弃内心的存见。如果把他们当成一种负担,事事都是阻碍;如果当成一笔财富,就会发现他们甚至做得比普通人还要优秀,高考的成绩已经向社会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都应该给他们最热烈的掌声,也该给他们最好的机会。励志故事,需要现实善意的支撑。再多的赞美也比不过一个温暖的拥抱,而我们缺的,恰恰是伸出手臂的从容。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bet36体育投注: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