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bet36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党政网群> 福建记协 > 正文

粉丝经济:新媒体环境下新的经济增长活力

2019-08-19 15:24:27??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肖月青 肖月青  

经济增长新动能。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了600亿元,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大电影等高速发展,艺人经纪发展火热,预计到2020年,我国艺人经纪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据艾瑞咨询发布数据显示,在网红变现方面,预计在2020年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1120.9亿元,同比增长25.4%;截至2018年4月,网红电商的商品交易总额年度增长量高达62%。另外,近年来与广告主签约的网红人数也在逐年增长。由此来看,粉丝经济的规模正越来越大,作为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其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媒体应用让每个个体的声音都可以被听到,有效放大了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声量,虽然影响力大小有所不同,但其实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粉丝,使得更大范围或领域内粉丝经济的崛起成为可能。

社会治理新触点。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粉丝经济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所涉内容愈发多元,新对象、新领域、新场景不断涌现和崛起,各种商业变现模式被探索尝试,加之得到新媒体助力加持,粉丝经济在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渗透更加深入。因此,在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粉丝经济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触点和新抓手。在政府、企业、平台、网民等的共同参与下,粉丝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问题和现象日益减少,相关法规制度也不断得到完善,为粉丝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后,伴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粉丝经济与社会治理将协同共进,共同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粉丝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内容、产品、技术、机制等支撑日渐完善,粉丝素养不断提升,粉丝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活力和发展动力。随着数字中国等战略加快推进,万物互联的智能媒体时代即将到来,新媒体的智能化程度将显著提高,在此形势下,粉丝经济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粉丝获得更大主导权。新媒体让粉丝实现了自我赋能,其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被动的身份地位有所改变,粉丝能够借助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从以往单纯的消费者转变成为具有自主参与意识和生产能力的消费者,粉丝话语开始成为产品或内容生产时的重要参考因素,生产与消费出现重合,让粉丝参与到生产流程中来,成为产品的一部分,这种商业理念一度大获成功。在此过程中,粉丝所获的主导权虽然有限,但是所涉领域却相当广泛,如粉丝可以参与产品或内容设计、营销、项目投资等。当产品或内容中融入并体现了粉丝的努力和智慧,作为参与者,其对外分享的主动性将得到更大调动,且这种传播效果往往更好,推动粉丝经济创造更大效益。

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借力新媒体,将粉丝社群同相关商业、明星偶像等资源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组织性和规范性的商业社区,是粉丝经济的发展方向,且目前已经初现端倪。今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AR/VR等在新媒体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和成熟,产品与内容的即时性、多元性、个性化等将得到更有力保证,跨越多个平台、汇聚多种资源、满足多类需求的联动型粉丝经济闭环将被打造完成,各类主体充分参与到产品与内容的生产和营销过程中,需求、资源与生产将实现无缝对接,加上运用更加灵活多元的商业模式,粉丝经济生产效率将得到有效提高。

行业发展更加规范。长期以来,粉丝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些不良问题和现象,如流量、收视率、票房等数据造假,文娱产业市场环境一度处于亚健康状态,亟须加以管理完善。受技术驱动影响,当前新媒体发展正日趋智能化、规范化,作为粉丝经济的重要依托平台,新媒体将为粉丝经济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平台保障。如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一方面能够准备把握粉丝的各自偏好,从而为精准个性化营销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监测流量、票房等数据以及粉丝社群舆情,从而确保粉丝经济整体生态健康向上,及时掌握并有效应对行业内的不良现象,为粉丝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员 黄楚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bet36体育投注: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