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抗战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2020-09-05 16:26:18?陈梅云?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这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大决战,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bet36体育投注:总书记指出:“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日战争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审视这场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空前劫难,研究伟大的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深远影响,汲取前行力量,走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成为新时代理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一、抗日战争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场开始最早、历时最长,以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的巨大民族牺牲为代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打破了日军“北进”西伯利亚的图谋,使前苏联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遏制了日军“南进”征服东南亚称霸太平洋的野心,直接支援了英美盟军在亚太地区的对日作战。

(二)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保障战后和平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不仅得到美、英、苏等大国的认可,更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中,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出现在国际文件和国际舞台上。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后,中国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发展。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始终高举和平旗帜,提出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定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永不称霸、永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中国成为保障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三)中国是当今世界捍卫和平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复杂格局下,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面对战乱恐袭、饥荒疫情等人类遭遇的共同挑战,面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的复杂局面,饱尝战争之痛的中国人民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bet36体育投注:主席倡导的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中国倡导的这一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大势,既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外部条件的正确认知,也是为维护世界和平、使全球治理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改革和建设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当日寇的铁蹄踏上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铸就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更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努力和巨大牺牲,迫使日本归还了甲午战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抗日战争后期,为最终实现“先欧后亚”的战略目标,在中国方面的努力下,英、美等国家先后废止了百余年对华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更逐步确立了在联合国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战胜利后,经过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从此走上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中华民族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二)抗日战争唤醒了全民族的觉醒,包含抗战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为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而进行了各种求索和斗争。如果说鸦片战争的失败唤醒了部分中国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那么,抗日战争这一全民族的灾难,则激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决心,唤醒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深刻觉醒。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国家风雨飘摇、存亡绝续的艰难挣扎中,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空前觉醒的中华儿女“誓死不做亡国奴”,在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历尽艰辛、毁家纾难,最终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谱写了彪炳史册的抗战精神,向全世界展示了优秀的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更是升华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而孕育的伟大民族精神。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革命年代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年代形成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年代形成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抗疫精神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最闪亮的时代坐标。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所体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勇向前。

(三)抗日战争激发出中华民族深沉的爱国主义

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而沉重的灾难,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长期肆无忌惮的大屠杀、疯狂的大轰炸、空前规模的大焚掠和其他丑恶行径,给中国社会带来毁灭性影响,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在经济上,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中国直接和间接损失达6000亿美元,由于资源被掠夺、港口被封锁、外贸被中断,刚露头的中国工业化进程被打断。同时,大批内迁的厂矿、兵工厂也改变了中国内地的工业布局。在政治上,一方面,经过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阶段,使日本军国主义力量由强变弱直至彻底失败,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则由分散到集中最终走向胜利;另一方面,名义上的执政者国民党在内斗不断、四分五裂的情况下,在全国人民“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下,最终与中国共产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的片面抗战、一党专政的政策,使其最终走向独裁,反之中国共产党则置全民族利益于最高,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的民族民主性,获得全国各阶层抗日民众的拥护。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和共产党两种力量的变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从而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奠定了人心向背的基础作用。在文化上,抗战时期,包括抗战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等在内的抗战文化勃发和激荡,迅速促进了全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使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抗战时期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不朽作品,始终会让人联想到英雄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这些抗战优秀作品成为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永恒动力。

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通过《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著作,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基础上,深刻阐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领导、前途等,擘画出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路线图,系统提出了bet36体育投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敌后根据地、抗战文化等方面的理论和政策,为抗日战争走向胜利指引了方向,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逐步成熟。抗战时期逐步确立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其精髓。充分认识并运用好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这一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

(二)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中流砥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刻,中国共产党将阶级担当转为民族担当,由阶级斗争的开路先锋转变为民族存亡的中流砥柱。首先,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倡导并坚持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开创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未曾有过的团结局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尽管过程曲折,但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复杂细致的工作,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维护了抗战大局,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最主要的条件。其次,中国共产党针对敌强我弱情况和我国幅员辽阔的基本国情,创造性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游击战的战略战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洞察到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提出了抗日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持久战理论,为全民族抗战提供了强大精神武器,也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指路明灯。在战略战术方面,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灵活运用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伏击战、 破袭战等丰富多彩的游击战样式,演绎出“村自为战、人自为战、无处不战、无时不战”的人民游击战争的恢弘战争场景。在人民群众与游击战争关系上,毛泽东明确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抗战游击战理论的正确指导,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最雄厚的民众基础。最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人民战争路线,其开辟和壮大的敌后战场,使中国抗战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并列的战争格局,迫使日军陷入两面作战顾此失彼的境地,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带领敌后根据地群众,自筹粮食和经费,从敌人手中抢夺武器,歼灭日军6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上百万人。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积累的局部执政经验弥足珍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与其在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成功探索分不开。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逐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和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在政权建设上,以“三三制”为代表探索了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在组织建设上,注重农村基层党建,开创新型党群、干群关系;在执政本领方面,特别强调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在思想作风上,注重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自身廉洁;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和锻炼了大批骨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人才基础。在上述局部执政能力建设中,“群众路线”的方法和理论贯穿始终,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和发展根据地的关键所在,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积累的局部执政实践,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执政有了宝贵经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中,作为时代先锋和民族脊梁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始终高度重视自身的建设尤其是执政能力的建设。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出发,提出“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胜利实现,并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保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75载光阴易逝,但抗战精神永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壮阔征程中,仍需以抗战精神唤起亿万民众为之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心里扎根”,转化为全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从而使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编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